4月26日,市律師協會刑事業務委員會舉辦“刑辯江海匯” 第一期刑事業務專題分享活動。活動針對刑事辯護實務中的難點,結合司法實踐案例,從理論研究前沿視角出發,為與會者提供了兼具理論深度與實踐價值的指引,有效促進了刑事辯護領域的學術交流與經驗共享。
全市50余名律師參與本次活動。省律協刑委會副主任季剛、市律協副監事長張斌出席活動。活動由市律協刑委會主任童本華律師主持,7名律師作了精彩的分享與交流。
1.《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的辯護》
——分享人:市律協刑委會副主任、北京大成(南通)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刑事業務部主任梁志強
他深入剖析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的十大辯護要點。從案件性質界定,到罪輕情節挖掘;從證據鏈完整性審查,到犯罪事實精準認定,均進行了細致闡釋。特別強調在犯罪金額認定中,團隊計酬模式下的合法所得部分不應計入犯罪金額,同時詳細解讀疑罪從無、疑罪從輕原則在該類案件中的適用場景,為辯護策略制定提供清晰框架。
與談人市律協刑委會副主任、江蘇紫瑯律師事務所副主任王井山律師指出,在涉眾型新型案件中,需充分考量當事人法律認知局限,合理運用違法阻卻性事由開展辯護;在分案處理時,嚴格遵循罪刑相適應原則,依據當事人在全案中的情節與地位精準辯護,對犯罪金額臨界劃分點據理力爭;同時強調優先客觀證據,再結合言詞證據綜合判斷。
與談人市律協刑委會委員、江蘇江花律師事務所兼職律師孫峰律師則聚焦案件定性關鍵要素,提出區分傳銷與直銷不能僅著眼于下線發展,而應綜合薪資來源等多維度分析;深入探討層級認定標準及主從犯界定,強調需精準判斷組織者、領導者是否實際實施組織、領導傳銷活動行為,同時關注電子證據的認定、提取及封存程序合法性。
與談人市律協刑委會委員、江蘇成知律師事務所主任周超塵律師著重強調書證在案件中的核心作用,提出辯護意見應前置規劃,從公安、檢察院、法院三方視角綜合考量,充分結合當事人實際處境,確保辯護策略兼具專業性與實效性。
2.《合同詐騙罪中“非法占有目的”認定》
——分享人:市律協刑委會委員、江蘇高仁律師事務所薛陳琦
他通過豐富的實際案例,系統介紹了合同詐騙罪相關的法律規定、司法解釋以及司法裁判觀點。以典型案例為切入點,詳細剖析法律條文在實踐中的適用要點,為與會者呈現了合同詐騙罪的法律框架與司法實踐邏輯。
與談人市律協刑委會委員、北京市煒衡(南通)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刑事部副主任施紅華律師從多個維度進行深入分析。其一,深入探討合同欺詐與合同詐騙罪的相似之處與本質差異,明確二者在構成要件、法律后果等方面的界限;其二,強調在認定合同詐騙罪時,必須嚴格遵循法律規定的四個核心條文,確保法律適用的準確性與嚴謹性;其三,針對刑民交叉案件,鑒于目前尚無明確統一規定,提出應充分考慮刑法謙抑性原則與有利于被告人原則,倡導采用民事訴訟與刑事訴訟相結合的方式解決糾紛,避免過度依賴刑事訴訟;其四,指出在民事訴訟過程中,需重視通過庭審筆錄等形式及時固定關鍵證據,夯實案件事實基礎;其五,對非法占有目的產生的時間這一關鍵問題進行解讀,明確其在犯罪認定中的重要意義。
與談人市律協刑委會委員、江蘇信陽光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趙水平律師則結合個人成功案例,闡述了實務中職務侵占罪與詐騙罪的差異。通過對案件細節的剖析,揭示了不同罪名在犯罪主體、行為方式、犯罪客體等方面的區別,為準確區分此兩類犯罪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
季剛結合自身辦案心得,著重闡述了刑辯律師應具備的核心特質。強調刑辯工作務必注重規范性,做好書面留痕,以確保工作流程的嚴謹可溯;要求保持高度精細,不放過案件任何細節;同時需具備執著精神,堅守法律正義,并鼓勵刑辯同行贏得當事人、辦案機關的尊重。
童本華為本次活動作最后總結。他指出,一是要將“刑辯江海匯”打造成南通刑辯品牌,邀請南通本地和外地的專家來通分享刑辯實務和理論。二是要堅持專業化,在刑事案件辦理過程中,應當注重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專業化法律服務產品,提升自己專業化水平和形成專業化品牌形象。同時要充分運用新媒體平臺,通過打磨并分享專業課件,實現知識的有效傳播與實務經驗分享。三是要堅持堅守,刑事辯護難度高、要求高,刑辯律師需夯實專業根基,強化專業素養,構建差異化競爭優勢,開拓刑事辯護新路徑。
市律協副監事長張斌參加活動并發表監事意見,認為本次活動緊貼實務、內容詳實,對提升律師專業素養與實務能力具有積極意義。